▲新疆長絨棉,絨長能達到33到39毫米,強度高
尤其是新疆長絨棉,憑借性能之優異、手感之舒適,已經成為與著名的埃及吉扎棉、美國皮馬棉相媲美的長絨棉主流品種。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上個世紀50年代以前,整個中國從來沒有種植出過長絨棉。
改寫中國長絨棉種植歷史的人,是一位大多數國人都不知其名的科學家。
他在1950年畢業于浙江大學農學院農藝系,本可以在沿海大城市得到一分待遇優厚的舒適工作,卻受到王震將軍的感召,毅然踏上了去往邊疆之路。
他發現南疆地區氣候炎熱,少雨,晝夜溫差大,與海島棉的生長物侯條件十分相似,堅信在這里可以種植出世界上最好的長絨棉。
他愛上了這份事業,愛上了新疆這片土地,鏗鏘誓言:“我跟家人商定了,在這里干一輩子。死了,骨頭就埋在塔里木。”
▲1953年,農業部給新疆寄來一斤從蘇聯引進的長絨棉種子,王震將軍把這一斤寶貴的種子交到了陳順理手里。
1955年,他用蘇聯引進的埃及棉種,在南疆成功種植出長絨棉,
至此,“塔里木棉花禁區”的斷言被徹底打破。
他的雄心壯志絕不止于此!他要培育出中國人自己的長絨棉品種。
育種是一件十分枯燥的活兒,不僅成功機率小,而且曠日持久,經年累月。然而他卻樂此不疲。攜助手和夫人,在地窩子里辦公,在棉株叢中穿梭。數年的等候、無窮的毅力耐心加科學的方法,在幾千萬株棉苗中發現一株夢寐以求的“天然雜交變異株”。從這起步,繼續艱苦的育種和系統選優工作,選出最優秀的樣本。
1959年,他培育出了我國第一個適應塔里木種植的零式分枝長絨棉新品種— —“勝利1號”。至此,中國的第一個長絨棉品種誕生了!
▲勝利1號
1967年,又培育出早熟、豐產的長絨棉新品種“軍海1號”,新品種達到優質長絨棉的水平。
勝利1號問世,勝利2號問世,軍海1號問世,軍海2號問世!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里,他的研究成果填補了多項空白。
我們不但擁有了中國人自己的長絨棉品種,而且在長度細度、強力、手感等各方面的指標,都迅速接近了世界先進水平。
1965年。他培育的軍海3號被棉農爭相搶種,在新疆阿克蘇地區種植面積達到了30萬畝。
最新的長絨棉送到上海、天津、青島試紡,受到紡紗廠的高度青睞。
前景光明,登峰在望!
可是“文革”來了,運動剝奪了這個嗜棉如命的科學家的工作權力。
盡管他初心不改,仍然熱愛癡迷于他的事業;盡管他每天就著鹽水饅頭,瘦成皮包骨頭,仍然不愿放棄自己的事業;但是研究進程受到了嚴重阻礙。
回憶這段歷史,令人感到痛惜和遺憾。
“文革”結束后恢復了工作權利,雖然失去了事業上最黃金的年代,他仍然義無反顧地投入了研究。
他的科研成果以及培養的大批干部,為后來的中國棉花產業重新騰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陳順理的照片
他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卻幾乎沒有為我們留下像樣一點的照片。
他作出了如此卓越的貢獻,卻沒有絲毫物資上的奢求。記者進入他在塔里木河畔的家居,狹小而簡潔,家俱僅一床一桌幾把木椅,惟有那個大書柜格外醒目,上面陳放著琳瑯滿目的農業專業書籍。
了解他的經歷以后,我們會驚人地發現,他與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太多的相似之處。
他們是新中國培養最早的一批知識分子。
他們都是農業育種專家。
但是他沒有袁爺爺的高壽。他于1998年離世,享年僅75歲。早年惡劣的工作環境和極度的營養不良或許是他過早離世的重要原因。
悲傷之余,不禁令人反思,我們對這些真正的科學家是不是虧欠了什么?
與那些欺世盜名、抄襲論文的“偽科學家”相比,他們才是真正的科學家。熱愛事業,信念堅定,具有崇高的奉獻精神,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可以放棄小我。
我們應該記住他,中國長絨棉之父——陳順理。
扎根塔里木,葬在天山下。這是陳順理71年前離開家鄉湖南長沙,遠赴邊疆時的誓言。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棉田和沙丘相伴。陳順理以他燦爛如火的精神,守衛著這方一望無際的棉田。
陳順理簡介
緬懷陳老
陳順理(1923.9~1998.3)長絨棉育種專家,湖南長沙人。1950年于浙江大學農學院農藝系畢業。曾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l師農科所所長、農2師副總農藝師、農2師農科所名譽所長;研究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中國棉花學會會員;國家農業部棉花專家顧問組成員。國內長絨棉育種早期研究者,塔里木長絨棉育種的主要奠基人。依次育成“勝利1號”、“軍海1號”、“新海8號”、“新海11號”4個長絨棉新品種,其中“軍海1號”和“新海8號”獲自治區科技大會獎、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
轉自:中國紗線網